找到相关内容657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世界各国佛教发展与中国佛教的关系(2)

    方至洛阳(见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》十五)。至开元十九年(731)十二月,不空与弟子含光、慧(上巩下言)等附昆仑舶往狮子国,途次诃陵国(见《宋高僧传》一)。又建中初(781),诃陵国僧辨弘从其本国将...巡礼五台及洛阳龙门等胜迹,并蒙敕赠新印的折本藏经五千余。与他同来的沙门成算,曾在洛阳太平兴国寺从中印高僧学习悉昙梵书;奝然的弟子嘉因并受了五部秘密灌顶。雍熙元年(985)他们一行仍由台州乘宋人郑仁德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3281886.html
  • 巨赞法师书信摘录

    十五释法忍云:“法有二,心法非心法。心法有二,一者嗔忧疑等,二者淫慢等,菩萨于此二法能忍不动等,是名法忍。”此仅对法言忍,故曰法忍。又九云:“佛法甚深,法门无量,能一心信受,是名法忍。……声闻畏恶秽...月刊》1940年第1第1期)   田汉先生复巨赞法师书   巨赞法师:   临冰先生转来手书,乃知缁衣人又向人间惹出是非矣。(编者按:田汉先生赠巨赞法师许中有:“锦衣不看看缁衣,敢向人间惹是非”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522284136.html
  • 极堪注意的湮没中之摄论宗

    准僧忍律师等,复先後闻风速来,谛欣其来意,乃为翻摄《大乘论》三及《摄大乘论释》十五,时在广州制旨寺,慧恺笔受,距此论之第一译仅三十二年。是时所出其他经论亦多,後穆公薨,世子纥重为檀越,开传经论,...立世毗昙藏》,或称《立世阿毗昙论》,亦云《天地记经》,或作十五。  20.《中边分别论》三——陈代在临川郡出,并《疏》三,此即《辨中边论》之第一译,乃世亲造,或作二。  21.《大乘唯识论》(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0987100.html
  • 佛教的神通

    此类分法。   在《宗镜录》十五中,依获得神通的方式,将神通分为五种种类:   道通:这是由于了悟实相之理, 所发起的神通,神通也就是除了智慧解脱的漏尽通之外,同时具足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...易修成,但是佛陀在悟道前却不是先发起天眼通,而是如意通。在《大智度论》二十八中解释菩萨先得如意通的原因说:“‘菩萨何以不先得天眼?’答:‘菩萨对于诸法都是容易而无困难的,其余的人根器较钝,所以有难有...

    洪启嵩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689884.html
  • 仁寿舍利的“感应”分析

    故事的汇编,激发与推动了佛教界的舍利信仰。在道宣编集的《广弘明集》十五十七,《集神州三宝感通录》上,道世编集的《法苑珠林》三十八、四十里,还收录了隋代以前、汉魏两晋南北朝有关舍利及舍利塔的...数清。后来他把这些舍利安置在京师法界尼寺的塔基里,开皇十五年(595)秋夜,塔基发出“神光”,并在十天里出现了四次。到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,隋文帝自己60岁的生日,颁诏迎请沙门30人,分道恭送舍利到30...

    李四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292052.html
  • 论说一切有部“实有”思想对慧远之影响

    .《大乘大义章》上,《大正藏》第45,第123页下。   [24].慧远《万佛影铭序》,《广弘明集》十五,《大正藏》第52,第197页下-198页上。   [25].志磐《佛祖统纪》...、深智。兼之者道隆,未具者疑滞。仁者备之矣。”梁《高僧传》六,《高僧传合集》第39页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1。   [2].慧远《阿毗昙心论序》,《大正藏》第55,第72页下。   [3]....

    夏金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093349.html
  • 利生法师:《有神论与无神论》

    不可违逆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方面,甚至在禅宗思想还有呵佛骂祖的概念(见《景德传灯录》十五),这种说法是其它任何宗教无法做到的。因此,正如英国宗教学家麦克斯.缪勒所说的那样:   至于无神论的宗教,...作用是相当重要的。 [12]近代政治家、思想家,梁启超先生(1873-1929)也说:“佛教说的'业'和'报'是宇宙间唯一真理”,并强调说:“我笃信佛教,就在此点,七千《大藏经》也只说明这点道理。”...

    利生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4695615.html